秀才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秀才小说 > 大唐李泰 > 第二百一十八章 借粮与放粮

第二百一十八章 借粮与放粮

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借粮与放粮 (第1/2页)
  
  郑瑞翰带着忐忑离开了李泰的小院。看着郑瑞翰沉重的步伐,李泰在心底轻轻叹息了一声。
  
  “殿下,你准备给这个郑刺史一个机会?”陈柱憨声询问着。
  
  虽然李泰的面色如常,但蕙兰心思剔透,知道李泰心中并不好受,横了陈柱一眼:“殿下心里有分寸,你少管殿下的这些事。”
  
  陈柱憨憨的一笑,却不多言。
  
  “这个郑瑞翰现在只是知道他贪财,是否枉法还不能确定,所以……,所以还是看看再说吧。”李泰的语气低沉,像是在对陈柱解释,又像是在劝慰自己。
  
  沉思片刻,李泰看向陈柱,低声说道:“陈柱,你找几个人出去打听一下,这个郑刺史平日里为人如何?听听百姓对他的评价。”
  
  “是,殿下。属下这就去。”
  
  陈柱快步离去,李泰心中却犹豫不定。
  
  虽然打发走了郑瑞翰,李泰却没想好是否网开一面。目前来看,他只能肯定郑瑞翰贪财。是否有鱼肉乡里的事情还未可知。以李泰掌握的情况来看,郑瑞翰最大的罪名是私卖官粮,从中渔利。
  
  在天灾的前提下,众多灾民由于郑瑞翰的私卖官粮而缺少口粮,平心而论,就这一条,郑瑞翰死上一百次都足够了,李泰原意就是如此。但目前来看,有太子李承乾的这封信垫底,李泰就不能直接砍了他。所以,李泰给郑瑞翰一个机会,三天之内补上官仓的粮食,也勉强算将功补过。
  
  李泰心中的想法是,如果郑瑞翰能在三天之内补满粮仓,那么李泰可以忘记郑瑞翰私卖官粮的事情。如果补不上,那李泰也不会手软。给过郑瑞翰机会,是郑瑞翰没有把握住,等回到长安,对李承乾也好说话。
  
  当然,这种处理方式是建立在郑瑞翰平日里没有大的劣迹上面,如果郑瑞翰和他的便宜丈人廖成祥一个德性,平日里鱼肉乡里、无恶不作,即便是郑瑞翰补足了官粮,李泰也还是会高高的举起屠刀。
  
  这种处理方式,已经是李泰在不违背内心原则的基础上,为了照顾太子情面所进行的最大限度的让步。
  
  李泰端起残茶喝了一口,就见文宣连呼带喘的跑了进来。
  
  李泰去永嘉县没有带着文宣。而是让他留在洛阳代表越王府开设粥棚。文宣心中一千个不愿意,有李泰的吩咐,他也不能违抗。
  
  李泰昨天回来的时间,文宣还在城外尽心尽力的放粥。等文宣回来的时候,李泰又已经休息了。一早文宣去拜见李泰的时候,李泰却还没有起床,文宣只能是匆匆忙忙的离开,又跑到城外去舍粥。直到现在才算抽出空来拜见李泰。
  
  文宣一见李泰,眼圈就有些发红,对李泰行礼过后第一句话就说:“殿下,小人想你了。”
  
  看着文宣眼圈微红,李泰被太子信笺打扰的心情忽然间好了起来,笑着说道:“这才分开几天啊,有什么想不想的,别说孩子话。”
  
  文宣像个孩子似的,有些扭捏,眼睛直直的看着李泰,想要说些什么。但是嘴角动了几次,开口时却说的是赈灾放粥的事情。
  
  文宣刚刚说了几句,就被李泰打断:“文宣,放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。你这样熬着是不行的。洛阳的郭县令不是给你分派人手了吗?”
  
  看着文宣点头,李泰笑道:“文宣,你希望将事情办得圆满,这我能理解,但你要知道事情不是一个人能够全办下来了,跟在我身边,你以后的需要办的事情很多,要学会抓大放小,学会放权。比如说这个开设粥棚的事情,既然郭县令已经为你安排了人手,你就要学会将事情交给他们办理,你只要掌握大致方向就好。事事躬亲,万事亲力亲为,就是累死了自己,也未必能办好事情。”
  
  文宣被李泰的话说的连连点头,刚想说话,门外传来一个声音。
  
  “殿下,说的好!”
  
  李泰抬头一看,杜正伦笑着迈步走了进来。口中赞赏道“殿下说的好,说出了上位者办事的心得。”
  
  李泰本想再提点文宣几句,见到杜正伦来到,知道没有时间在和文宣交流了。
  
  将杜正伦迎进门来,李泰笑道:“昨晚刚刚分开,今天又见面了,杜侍郎,这是又有什么事情了?”
  
  见到李泰说道了正事,杜正伦神色一正,低声说道:“殿下,老夫昨夜回去后考虑了一晚。还是认为这兴洛仓和含嘉仓是不能开的。即便是开仓,也要等长安的政令下来。”
  
  李泰问道:“那这些灾民的口粮问题怎么解决?没有粮食,你的以工代赈的谋划就进行不下去啊。”
  
  “能暂时开展起来的。”杜正伦笑着为李泰解释:“殿下,老夫是这么想的。”
  
  “这河南山东自顾多豪杰之辈,士族门阀林立,崔、卢、李、郑、王,‘五姓七家’都身处在河南山东之地,加上各个稍小一些的士族,他们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,粮食也是不缺。如今百姓有难,他们必不会袖手旁观。老夫就想,能不能和他们商量一下,殿下和老夫同为保人,请他们借粮于各个州县。”
  
  “这样一来,你我既不用冒着风险打开兴洛和含嘉二仓,又能够为灾民筹集够粮食,岂不是一举两得,两全齐美的事情。”
  
  杜正伦的想法是好的,但他忘记了一件事。就是这门阀士族势力很大,已经在李世民容忍的范围之外了,若是又世家大族参与赈济灾民一定会为李世民所不喜。私开国仓用来赈济灾民,李世民会在你表面上训斥,心中却未必埋怨。但结交士族门阀。借粮用以赈灾,或者李世民在表面上会赞赏,但心中却是一定不高兴的。
  
  两相比较之下,李泰宁可开仓放粮,也不想去结交门阀大族。特别是这种提高门阀大族的声望,变相打击朝廷威信的事情,李泰是一定不会做的。李泰心中清楚的很,从唐朝初期,一直到武则天当政,都将打击门阀作为一项隐藏在暗处的大事来办。掺和到门阀大族中的皇族,没有几个人有好的下场。
  
  不管是杜正伦迫于时代的眼光没有意识到这点。还是病急乱投医之下忽略了李世民的态度,李泰是不会在这方面犯错误的。这种立场性的错误一旦犯下,将会遗祸无穷的。
  
  所以听完杜正伦的想法,李泰毫不犹豫的吐出两个字:“不行。”
  
  杜正伦瞪大了眼睛,不解的看着李泰,却听到李泰缓缓的说道:“杜侍郎,别的事情小王都可以依照你的想法办理,但这事是绝对不行的。如果你感觉非得这样处理才能解决赈济灾民的问题,那么就请您自己当这个保人吧。小王绝对的不参与其中。”
  
  听到李泰斩钉截铁,毫不犹豫的回答,杜正伦感觉到这里面有蹊跷。眼睛转动了几圈,小声的向着李泰问道:“殿下,老夫这个想法有什么不妥之处吗?”
  
  李泰把眼睛一闭:“小王不知道,但小王是一定不会参与其中的,或者还会写信给长安,反对这种方法。”
  
  听到李泰越说越严重,杜正伦心中肯定这番谋划一定有漏洞,对李泰一拱手,虚心的请教:“殿下,听你这么一说,老夫的想法一定有不对之处,还望殿下教我。”
  
  若是别人表示反对,杜正伦不一定在意,但李泰的反对却是不同的。他是得到李世民青睐的朝廷重臣,李泰却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。两相比较,在李世民面前,李泰更吃香一下,也就能听到他所不知道的事情。
  
  而且他自问这些天和李泰相处的还算比较融洽,李泰的反对不应该是为了反对而反对,这样考虑下来,他越发的肯定,李泰是因为某种他不知道的原因,而不肯和世家大族借粮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拯救的东京恋爱女主有点多 不科学恋爱 修真就是一个大坑 大唐:朝九晚五,李二被我气疯了! 镇国战神 三国之我真不是诸葛卧龙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 桃花马上请长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