秀才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秀才小说 > 雏鹰的荣耀 > 97,往事

97,往事

  97,往事 (第1/2页)
  
  在特蕾莎弹奏钢琴的同时,年老的艺术家也走到了钢琴旁边,静静地欣赏着她的演奏。
  
  不过他欣赏的方式和旁人不同——普通人用耳朵,而他只能使用眼睛。
  
  他沉默不语,看着特蕾莎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上移动翻飞,仔细注视着每一次的按压,这些动作在他的脑海中慢慢组合,然后被转换成了乐曲的旋律。
  
  自从双耳失聪之后,他就只能以这种方式来欣赏别人的演奏了。
  
  他很快就分辨出来了,特蕾莎公主弹奏的正是他本人创作的《G大调第25奏鸣曲》。
  
  一边欣赏,他也在一边评估这位公主殿下的实力。
  
  这是一首他20多年前创作的曲子,虽然演奏难度并不高,但是节奏轻松明快,一回想起这首乐曲的旋律,他不禁又回忆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。
  
  那时候他还非常年轻,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希望,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,甚至还能够听到杜鹃的啼鸣。
  
  那是多么怀念的时候啊!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自己的脚下,所以生活当中把人绊倒的那些烦恼,那时候又算得了什么呢?
  
  音乐家浑浊的眼睛里,倒映着少女那窈窕修长的身影,此时她已经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了,表情专注认真,眼睛里好似闪耀着宝石般的辉光。
  
  而她的手指既迅捷又有力,而且按键也非常准,没有出现一次失误,显然从小学钢琴下了多年的苦功吧。
  
  看来这位特蕾莎公主,确实不是那种附庸风雅找乐子的无知少女,而是真正热爱艺术和音乐,尊崇自己才华的人。
  
  不知不觉当中,他的心情不禁好起来了。
  
  这么多年了,他早已经从公众的视线当中渐渐淡出,好久以来都没有接待过这样热忱而又美丽的访客,所以看到此情此景,任谁都会心情愉快起来吧。
  
  他不禁瞥了一眼站在他旁边的少年人,此时这个少年人也静静地站在原地,聆听着特蕾莎公主的演奏,但是他又好像疏离在外,并没有沉醉其中,他看着特蕾莎的眼神,就音乐家看来也并无多少恋慕——至少和公主殿下看他的眼神完全两样。
  
  啊,幸运的人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幸运,也不在乎自己轻易得到的东西,世界总是如此。
  
  他在心里忍不住为自己年轻的访客感到可惜。
  
  聆听演奏的艾格隆,突然发现一张纸条凑到了自己的面前。
  
  他先是有些愕然,但是很快就反应了过来——这是贝多芬先生在跟他交流。
  
  “据说您是拿破仑的儿子?”他看清楚了纸条上的字迹。
  
  他看着贝多芬,然后直接点了点头,以这种方式开始了和这位大师的交流。
  
  贝多芬静静地打量了少年人,仿佛要借此机会从他身上看出某个人的影子一样。
  
  许久之后,他又拿起笔来,唰唰地写了起来,然后把纸条递给了艾格隆。
  
  “我曾经崇拜过那个人。我认为他是来自于新世界的雷霆,代表着上帝的意志,代表着人类的自由,他驾驭着革命的烈火,就像普罗米修斯一样,把宝贵的自由从天堂里带给人类……然而我错了,他把自己变成了皇帝,把法国人从公民变成了臣仆,他自以为这是抬高波拿巴这个姓氏,然而实际上却只是磨灭了自己的英魂!从那时候起他就丧失了我对他的崇敬,我曾为他一次次地战胜德意志皇帝而叫好,但是现实撕开了这位伟大征服者的表皮之后,我只看到了一个科西嘉小地主,而没有看到一位圣贤!他是英雄,但是他让自己止步于英雄,他用自我陶醉毁灭了自己,也毁灭了那些伟大信条的价值。”
  
  这一大段话充满了丰沛的感情,显然在拿破仑已经死了好几年以后,这位曾经的崇拜者还是对自己的信仰崩塌而感到愤愤不平。
  
  贝多芬曾经确实曾经崇拜过拿破仑,在他看来,拿破仑力挽狂澜,以铁腕重整了混乱的法兰西共和国,并且赋予了这个国家以平等的权利,他曾经想过把自己的《第三交响乐》献给这位伟大的英雄。然而,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之后,这位愤怒的音乐家撕掉了“献给拿破仑”的标题,重新改名为《英雄交响曲》。
  
  对这位音乐家的愤怒,艾格隆可以理解,但是他也有他自己的想法。
  
  “您可能高估了法国人对自由与平等的热爱。那是属于巴黎人和外省知识分子的精神娱乐,大多数法国人只想着安全和富足,对他们来说这两样东西已经足够奢侈和遥远了……虽然一开始他们也曾为革命的喧嚣感到激动,也想要打破旧日的剥削者们,但是经过了一幕幕腥风血雨的创伤之后,他们已经倦怠了,他们只想回归安宁,他们也不再相信之前曾经相信过的一切……先生,请原谅法国人吧,他们还能相信谁呢?他们还敢相信什么呢?吉伦特派残杀了教士和立宪派,雅各宾派残杀了吉伦特派,然后雅各宾派自相残杀,接着热月党人又把残存的雅各宾们送上了断头台……每一次,这些手执屠刀的人都自称自己代表人民,那么人民能做什么呢?他们只能一边欢呼一边心惊胆战,只怕下一次屠刀就轮到自己头上。渐渐地他们觉得够了,他们想要停下来,甚至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也在所不惜,所以他们才会那么心甘情愿地自降为臣仆——因为大多数人本来就习惯了身为臣仆的日子,他们不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,而那些不愿意的人早就自相残杀殆尽了,甚至都不需要拿破仑来动手。”
  
  艾格隆写下了这样一大段话之后,又在最后加了一句,“我不是在强行辩解,我只是说,帝国在最初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欢迎的,这一点任何一个亲历者都会承认。如果没有这种欢迎,一个毫无根基的科西嘉人又怎么可能坐上皇座呢?孤身一人是无法为王的。如果您要指责他毁灭革命,那么我只能说革命自己早就把革命毁灭了。”
  
  接着,他将纸片重新递回给了年老的音乐家。
  
  贝多芬拿起来看了一下,然后顿时陷入了深思。
  
  接着他又写了纸条递了过来。
  
  “也许您说得有些道路,但是我还是非常不能理解,为什么法国人以自由为名把国王和王后、以及前前后后一大堆人送上了断头台,却又甘愿为另外一个家族高喊万岁?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?”
  
  艾格隆微微笑了笑,然后又写了一条回了过去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拯救的东京恋爱女主有点多 不科学恋爱 修真就是一个大坑 大唐:朝九晚五,李二被我气疯了! 镇国战神 三国之我真不是诸葛卧龙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 桃花马上请长缨